12月20日,由深圳市龍崗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辦的龍崗“城/村計劃”發布會暨學術論壇在龍崗區甘坑古鎮二十四史書院舉辦。龍崗區副區長張玉慶,市區城管及規自、城市更新、規土監察等職能部門以及相關街道負責同志,“城/村計劃”策展團隊、集群建筑師、行業專家等共同出席此次活動。當天下午舉辦了龍崗“城/村計劃—龍崗六村實踐展”學術論壇,并邀請了眾多知名規劃、建筑專家、民俗學者加入這場關于城中村改造發展新模式的探討之中。在接下來的兩周內,將有更多學術論壇呈現,展覽亦將持續至2023年1月5日。
龍崗擁有的城中村數量居深圳“首位”。據2019年數據,全區共有城中村499個,占深圳城中村總量近三分之一,“數量大、范圍廣、人口多”成為龍崗區城中村的顯著特征,也成為城區環境風貌的主要基底和背景。對這些浸潤著深厚的嶺南歷史和古樸的民俗文化的城中村進行綜合整治與改造活化,對龍崗乃至深圳有著極為重要的示范意義。
龍崗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局長羅雅介紹,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選取了10個村開展活力城村行動,其中甘坑新村、涼帽新村、白石塘村、上輋村、馬蹄山村、媽祖北村等6村采用策展模式開展規劃研究?!俺?村計劃—龍崗六村實踐展”成為開展全方位機制創新實踐的“試驗田”,希冀找尋“城/村共生”、營造別樣城市生活與未來的可能,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龍崗經驗”。
龍崗“城/村計劃”引入“城市策展制”,嘗試由點及面漸進式對城中村進行激活提升。該計劃由總策劃人周紅玫召集、總策展團隊都市實踐孟巖領銜,聯合分策展團隊南沙原創劉珩、源計劃何健翔、Doffice事務所ChrisLai、多樣建筑尹毓俊、各村集群建筑師及總統籌李雅麗共同參與。
與傳統模式不同的是,“城市策展制”包括空間實踐與學術/藝術展覽,不單提供一套空間規劃設計方案,更指向一套空間生產關系。通過社會創新協調整合專業資源和公共力量,包括建筑師、社區營造、小微開發商等,建構新的行動共同體,探索“城/村共生”的文化經濟發展模式。通過設計/藝術、新的運營模式和社會團體介入,對既有社區形成真正意義上有實際效益的迭代。
發布會后,“城/村計劃”學術論壇在同濟大學《時代建筑》雜志運營總監戴春博士主持下進行。知名學者、三聯人文城市獎架構共創人周榕、深圳本土文化藝術研究會原會長廖虹雷、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朱榮遠、直向建筑創始人董功、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馮江、深圳市低碳城市研究會創會人郝紀柳、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饒小軍、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學者建筑師姜珺等加入了“城/村共生”這一場關于城市發展模式的探討與實踐,大家激賞“城/村共生”可持續實踐或許成為城市發展新機遇。
專家在城中村社會結構、城市生長之別樣路徑、城/村“基本法”等方面達成“城/村共識”。并且,基于“城/村計劃”受限于制度設計和政策體系的現實困境,希冀實踐能催生出城中村微改造的政策迭代,主持人戴春如是總結“城/村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