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龍崗區成立于1993年,位于深圳市東北部,轄區總面積388.59平方公里,是深圳市面積最大的行政區,作為深圳市原“特區”外的行政區,龍崗區的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相對落后,普遍存在能力不足、專業性不強、專業人才缺乏、“造血”能力弱、籌資渠道單一、整合資源能力不足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圍繞新時代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新任務新要求,龍崗區堅持問題導向,以龍崗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實情為基礎,進行理論分析和實踐探索,積極在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方面先行先試、創新探索,從優化頂層設計、強化平臺功能、整合社會資源等多方面發力,激發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原生動力。
一、主要做法
?。ㄒ唬﹥灮攲釉O計,實行登記+備案“雙軌”制管理模式
針對基層社區普遍存在大量自發性社區組織,有開展社區活動的需求,但受限于沒有合法身份的實際情況,龍崗區出臺了《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 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關于培育扶持社會組織發展的實施意見》,授權街道辦事處開展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工作,并制定《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指引》,推動指導備案類社區社會組織制定簡易章程、活動制度和服務規范,規范內部治理、資金使用和活動開展,促進社區社會組織制度化、規范化發展。通過對備案社區社會組織進行引導、培育,促進其不斷提升能力、完善管理,進而達到注冊登記條件,給基層自發性社區社會組織提供成長過渡空間,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有效提升。
?。ǘ娀脚_功能,建立孵化基地+樞紐型組織培育模式
一是搭建“區—街—區”三級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基地。為補齊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平臺不足的短板,龍崗區充分利用社區閑置公配物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單獨建設和合署辦公的方式,建立健全“區—街—區”三級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基地,同時在坂田街道試點將培育社區社會組織效能作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績效評估的重要考核要素之一,全方面建立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孵化保障機制。二是推動成立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積極鼓勵街道成立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充分發揮其樞紐性作用,為社區社會組織提供政策指導、項目協調、場所設備等支持,示范帶動社區社會組織依法辦會、規范運作、發揮作用,同時積極對接政府資源,協助社區社會組織申報政府培育扶持優惠政策。
?。ㄈ┱仙鐣Y源,探索“基金會+社區基金”資金籌集模式
一是探索發展社區基金會。龍崗區探索創新、先行先試,率先成立全國第一家社區基金會——“深圳市南坑社區圓夢慈善基金會”,隨后成立“深圳市龍崗區南嶺村社區基金會”等具有示范效應的非公募社區基金會,社區基金會在扶弱濟困、資助社區公益項目、扶持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二是探索設立社區服務基金。社區基金會的成立有著較高的門檻,面對各社區發展不平衡的現狀,龍崗區探索以公募基金會為主導,推動各街道成立冠名基金,充分發揮冠名基金“小而精”的優勢,采用社會募集的方式,以街道為單位,整合社區企業資源,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基層治理。
?。ㄋ模﹫猿中枨髮?,探索“項目賦能”發展模式
一是持續開展公益創投大賽。龍崗區聚焦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對社區社會組織“小、散、弱”、項目設計運營能力不足等問題,以問題為導向,連續開展公益創投項目大賽,通過“社區-街道-區社會創新中心”層層指導,提升社會組織項目需求調研、項目設計優化、項目運作等方面的水平,提高社會組織規范化服務能力。二是推動社區社會組織與基層治理“供需”對接。龍崗區通過設立社會組織專項資金,開展“龍崗好心態”項目評選等措施,推動社區社會組織提“供”服務與基層治理的“需”求有效對接,根據基層治理需求重點培育為老婦幼殘、失業人員、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困難家庭、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有不良行為青少年、社區矯正人員等特定群體服務的社區社會組織,支持社區社會組織為基層治理提供心理健康、矯治安幫、法律援助、糾紛調處等“切實需要”的社會公共服務。
二、工作成效
?。ㄒ唬崿F社區社會組織多元發展
截至2022年6月,深圳市龍崗區共有社會組織1810家,其中社區社會組織1007家,同比2016年增長59.84%。社區社會組織中登記類332家,同比2016年增長28.68%;備案類675家,同比2016年增長81.45%。社區社會組織類型主要包含公益慈善、生活服務、社區事務和文體活動,已經成為龍崗社區公益服務、社區生活服務、社區文體活動的主力軍,成為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最便捷的渠道,為推進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ǘ┘ぐl組織創新與服務創新有機結合
龍崗區已建立13個社會創新平臺,并以此為核心搭建以區級社會創新總部為中心、各街道社會創新分部為樞紐、社區“V創空間”服務項目為抓手的“區-街道-社區”三級社會治理創新工作平臺,并出臺《龍崗區社會創新平臺運營與評價(試行)管理辦法》等文件,從制度上規范各社會創新平臺運營。通過“V創空間基層社會治理特色孵化器”項目,集中發展公益慈善、生活服務、社區事務、文體活動等重點領域社區社會組織,累計孵化培育社會組織154家;培育扶持成立區社會組織總會、橫崗街道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園山街道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共3家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孵化社區社會組織16家,累計為23家社區社會組織申請到培育扶持社會組織發展資金。
?。ㄈ┐龠M政府資源與社會資源相互補充
龍崗區初步探索出一條政府資源與社會資源相互補充的社區社會組織資金募集模式。南坑社區圓夢慈善基金會充分利用其貼近社區優勢,在社區特殊人群幫扶、社區社會組織培育扶持、社區公益項目資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基金會出資舉辦深建設者子女“小候鳥”夏令營活動,開設“團隊協作”“開班禮儀”“手工制作”“軍訓體驗”“朗文英語”“博物館學堂”等多項服務于“老、婦、幼、殘”和來深建設者的精彩課程,開展扶貧濟困、幫殘障人士找工作、助力社會組織圓夢的項目,讓社區居民實實在在受惠,均受到社區居民好評。
?。ㄋ模崿F基層治理“供需”有效對接
通過公益創投大賽等方式,龍崗區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800多萬,資助優秀項目200多個,項目范圍涵蓋心理健康、法律援助、矯治安邦、糾紛調處等基層社會治理重點服務領域。形成一批如基層網格員“愛的加油站”心理服務類項目、特殊群體“鼓舞飛揚”喘息服務項目、涉罪未成年人“一路陽光”幫教服務項目等社區基層“切實需要”的服務,推動社區社會組織提“供”服務與基層治理的“需”求有效對接,讓社區社會組織更好服務社區居民和基層社會。
?。ㄎ澹┥鐓^社會組織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減震器”
龍崗區社區社會組織和部分專業社會組織在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同時在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的深化改革中,社區社會組織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的重要主體之一。據不完全統計,近5年,服務于龍崗區的各類社會組織,組織專業社工人才開展專業個案服務18385個,開展小組活動13390個,活動62580場(次),入戶走訪131195次,處理申訴和調解達103740宗,調動義工資源近6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