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導下,全區民政系統工作人員在落實區委區政府“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工作部署中,真抓實干,求實創新,民政領域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較好成績。在雙擁工作方面,我區被評為“全國征兵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軍轉安置工作先進單位”,南嶺村社區被評為“廣東省軍民共建先進單位”;在減災防災工作方面,坂田街道四季花城社區被國家減災委員會、民政部評為第三批“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在綜合工作方面,我局在2009年度龍崗區區直單位和街道領導班子綜合考核中被評為A等,獲得“深圳市民政系統2009年度信息宣傳工作先進單位”、“龍崗區2009年度政法維穩綜治先進集體”、“龍崗區人口與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區婚姻登記管理辦公室和區社會福利中心被市婦聯評為“深圳市巾幗文明崗”。
1、社會工作職業化、專業化建設試點工作穩步推進,社工作用日益突顯。將社工服務擴大到衛生、勞動、信訪等11個領域,社工崗位從2008年的49個增至84個,并配合市里完成了招投標工作。加強社工機構的業務指導,社工機構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為全市提供了93個社工崗位的服務,服務范圍延伸至羅湖、寶安等區。加強了社工培訓宣傳,聘請了民政部的教授為250多名考生進行了培訓,2009年全區通過職稱考試125人。社工服務穩步開展,全年84名社工共走訪服務對象6781人次,開啟個案服務614例,開啟小組工作79個,組織社區活動293場,參與處理信訪案件332宗,人民調解103宗,勞資糾紛132宗,把一批社會矛盾及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社工服務的作用逐步得到用人單位和服務對象的認可,影響逐漸擴大。
2、養老服務體制機制改革有序開展,社會福利水平逐步提高。一是探索敬老院“公辦民營”的管理體制,在龍崗街道敬老院進行“公辦民營”改革試點,目前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二是積極探索推行普惠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召開了全區居家養老工作會議,總結了試點經驗,全面部署推進居家養老工作。在龍城街道尚景等社區探索創辦帶有日托、休閑娛樂等多功能的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實體,拓展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全年爭取市里投入福彩公益金1712萬元,4927名老人享受了居家養老服務。三是建立了區、街和社區三級老年協會組織,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服務老年群體。目前全區共有區、街和社區三級老年協會125家。建設“星光老人之家”21家,辦理《敬老優待證》5996張。四是積極探索完善“模擬家庭”、“家庭寄養”等孤殘兒童院外的養教模式,提高孤殘兒童的養教、治療、康復和教育工作水平。設立3個幼教班和特教班,通過民政部“明天計劃”為20名殘疾兒童進行康復手術22次;積極推進涉外收養,為140名兒童報送涉外收養材料,已有16名孤殘兒童通過涉外收養進入國外家庭。
3、多措并舉解決涉軍人員實際問題,雙擁及優撫安置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全力做好涉軍人員穩定工作。全面深入開展涉軍人員不穩定因素排查,積極解決涉軍人員合理訴求和實際困難。部分參戰人員臨時生活困難、子女教育、就業等困難和問題已逐步得到解決,如已解決了60名參戰涉核人員或其子女的就業問題;需要市有關部門解決的問題我們及時匯報,積極加強溝通,爭取盡快予以解決。會同區維穩辦等部門及各街道,積極化解了“2.17”、“3.15”、“7.26”等參戰涉核人員擬組織的非正常聚會。全區未發生涉軍人員赴省進京上訪事件。二是探索拓展雙擁共建活動的新模式。積極引導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參與擁軍優屬活動,全年已與駐區部隊結成共建對子8對。三是開展多種形式部隊慰問活動,大力支持部隊建設。元旦、八一慰問部隊335個(次),送慰問金和慰問品折款840多萬元;慰問各類優撫對象3000多人(次),送慰問金和慰問品折款280多萬元。舉辦各類慰問演出活動66場(次),投入經費90多萬元。全區支持駐區部隊工作經費1220.8萬元,基礎設施建設經費330萬元,向省消防警察救助基金捐贈200萬元。優待撫恤政策落實到位,按時足額發放安置補助、優待金等1668萬元。做好123名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的接收、培訓、安置工作。
4、加強社會組織培育與監管工作,社會組織穩步發展。一是做好培育發展工作。全年新登記成立社會組織91家,目前全區共有社會組織595家。二是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投入資金近2300萬元,向社會組織發放創辦補貼35萬元。三是加強監管。完成424家社會組織年檢工作,開展社會組織清理整頓、行業協會行業自律工作,設立社會團體調解組織210家。同時,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公共事務、養老服務、文化建設等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5、加強社會救助工作,戶籍困難群眾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加強低保戶動態管理,向1221戶3448人發放低保金1453.9萬元,實現了應保盡保;救助生活、入學、醫療等臨時困難群眾2323人次,發放救助金288.8萬元;開展節日慰問活動,發放慰問金和慰問品折款共計439萬元;幫助229人次外來勞務工申請市慈善會“勞務工關愛基金”209.8萬元;救助了3021名流浪乞討人員。
6、社會事務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服務水平逐步提升。開通2月14日和9月9日等“好日子”婚姻登記服務快車,全年辦理婚姻登記6494對,合格率保持100%,出具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2795張;開展全區行政區域界線補樁測繪和龍崗區—羅湖區行政區域界線聯檢工作;做好清明節等節日群眾祭祀活動應急管理工作,接待祭祀群眾超過17萬人、社會車輛3萬多臺,未發生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投入250萬元推進公益性墓園生態化建設工作,戶籍人口死亡火化率保持100%。
7、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穩步發展。向患病、受到意外傷害的本地和外來人員共2000多人發放慈善救助金494.5萬元,為臺灣災區募集善款666.4萬元,慈善月募捐善款153.9萬元,接收抗震救災后續捐款36.8萬元;增設慈善超市1家;加強區屬福利彩票點技術支持和服務工作,福利彩票銷售額達9087萬元。
9、全面加強機關自身建設,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有效保障。理順了區老齡辦、區救助管理站和區社會福利中心的機構和領導職數的設置工作;加強了干部隊伍建設,將一批能力突出、工作扎實的干部提拔到領導崗位,增強了干部活力;加強了下屬事業單位班子建設工作,為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完成了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黨風廉政建設暨干部作風建設活動;加強了信息宣傳工作,在《中國社會報》、《信息快報》及省、市民政網站上刊發信息420多條,有效地擴大了民政工作的影響力。積極做好信訪維穩和安全生產工作,處理群眾來信來電來訪122件。扎實做好貴州羅甸縣、紫金縣古竹鎮蓼坑村、紫金縣黃塘鎮鐵嶂村黨支部的掛點幫扶工作。積極落實和協助做好計生、反恐、禁毒、就業、普法、政務公開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