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導下,我們認真貫徹部市合作協議,以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為主線,以改革創新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真抓實干,求實創新,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較好地發揮了民政工作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中的基礎性作用。
一、2010年工作總結
1、探索社會工作項目化運作,規?;l展、專業化服務初見成效。一是專業化發展初見成效。通過專業技能培訓、職業考試培訓等專題培訓,發揮香港督導的專業引導作用,社工隊伍的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在全市率先出臺了《龍崗區百名社會工作高級人才培養選拔實施辦法》,將百名社工高級人才培養選拔工作列入區“優才工程”。去年一線社工共走訪服務對象9800多人次,建立服務檔案2300多個,開啟個案服務440多例,開展小組工作90多個,開展社區活動300多場,專業服務成效日益顯現。二是規?;l展逐步形成。社工崗位增至154個,服務領域拓展至11個,投入資金1100多萬元;培育的5家社工機構不斷發展壯大,在2010年社工服務招投標中共競得88個崗位,為全市提供了188個崗位所需的社工服務。三是項目化發展平穩起步。率先啟動了“迎大運會志愿服務公益實踐行動”等3個社工項目;同時,區內3家社工機構獲得近200萬元的資助,開展了4個服務項目,以項目為載體推動社工服務的發展順利起步。
2、積極推進公辦福利機構體制改革,社會福利水平穩步提升。一是龍崗街道敬老院“公辦民營”的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穩妥推進,目前招標工作已基本完成,有關后續工作正在推進。二是普惠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穩步開展。對26家養老服務機構進行了評估,確定了20家為定點機構;完善了居家養老服務實施方案。投入福彩公益金1175.8萬元,使我區戶籍老人享受了政府購買的居家養老服務。三是加強孤殘兒童涉外送養和養教康治工作。積極拓寬孤兒養育渠道,以家庭寄養、模擬家庭等形式做好孤殘兒童的教育、康復工作;加強涉外送養工作,涉外送養人數65人,在全省排名第三。收養登記工作規范開展。四是開展好節日慰問工作。春節和重陽節期間走訪慰問革命老區街道和社區8個、低保戶和五保老人等4213人次,發放慰問金和慰問品折款共計215萬元。五是老年人公共福利服務設施和老年協會建設有序開展。完善了區、街道、社區三級老年協會網絡建設,投入福彩公益金340萬元新建34個“星光老年之家”,在坪地街道坪地社區試點建立九九學堂,促進和諧社區建設。六是加強福利彩票銷售站點的監管和服務工作,實現福利彩票銷售額9938萬元。
3、全力做好涉軍人員穩定工作,擁軍優撫安置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以爭創省“雙擁模范區”五連冠為目標,推動雙擁工作邁上新臺階,深入開展軍民共建活動,新成立非公組織軍民共建單位16對,全面落實擁軍優撫各項政策,創建工作初步通過了市里的驗收。二是開展好擁軍優屬慰問活動。以召開座談會、走訪等形式慰問部隊315個(次)、優撫對象和復員軍人等3000多人(次),送慰問金及慰問品折款近1100萬元。全區支持部隊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經費共1531萬元。三是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接收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131名,組織55名退役士兵參加各類就業培訓,發放安置補助金、定恤定補金及生活補助費近1883萬元。
4、加強社會組織培育與監管工作,社會組織較快發展。去年社會組織成立登記62家,全區共有591家。加大扶持力度,為新成立的10家老年人協會和27家居家養老機構申請資助款83萬元;實行政府購買服務10多項,金額達1500多萬元;社會組織舉辦各類文體活動20多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穩步推進,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48個,黨員800多名;社會組織監管工作日臻完善,與龍崗公安分局聯合成立了社會組織管理服務領導小組,加強信息溝通,形成社會組織執法合力,及時發現和制止社會組織違法行為;與區紀委、財政等部門聯合開展了社會組織“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規范社會組織發展。
5、加強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障,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向878戶2415人發放低保金753萬元,實現應保盡保;向臨時困難居民發放救助金205萬元;為216名低保戶家庭成員辦理住院醫保,為200多名外來勞務工申請“勞務工關愛基金”270萬元。協助做好313戶廉租住房申請人貨幣配租的調查核準工作。做好應急基本生活物資儲備工作,保障災害應急需求。做好救助管理站臨時安置場所的選址、裝修等工作,開展新站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接待各類流浪乞討人員1741名,救助1568名。
6、積極開展好社會捐贈接收管理工作,慈善公益事業有序發展。組織開展青海玉樹抗震救災、甘肅泥石流救災、西南旱災,以及“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募捐工作,接收捐款3600多萬元,物資一大批。發放慈善資助款280萬元,全年受益人數達3000多人。開展“鵬城慈善月”和“深圳慈善日”宣傳。全區有774人次低保戶到慈善超市購買物品。
7、社會事務管理規范開展,服務水平逐步提升。開展“好日子”婚姻登記服務快車,提高服務水平。辦理婚姻登記6027對,合格率100%。處理行政區域界線爭議3宗,委托專業公司開展行政區域界線管理維護。做好清明節等節日群眾祭祀活動應急管理工作,接待祭祀群眾22萬人,未發生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投入350多萬元開展公益性墓園生態化改造工作。向580戶原村民發放火化補助費116萬元,死亡火化率100%;協助250名困難群眾減免喪葬費。
8、機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干部隊伍建設穩步推進,引進了5名年輕干部,將4名能力較強、成績較突出的干部提拔到領導崗位,增強了干部隊伍活力;理順了區社會福利有獎募捐委員會辦公室和經常性社會捐贈接收管理服務中心的職能和機構設置;初步完成了轄屬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和調整工作。組織開展好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創先爭優和機關作風大提升活動,積極與大鵬街道香城玩品糖廠有限公司結對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完善了局領導班子議事規則、財務管理和業務審批制度,提升了機關議事決策的規范化水平。加強了信息宣傳工作,在《中國社會報》、《廣東民政》及省、市民政網站上刊發信息300多條,有效地宣傳了民政工作。加強信訪維穩和綜治工作,處理群眾來信來電來訪159件;抓好機關和轄屬事業單位、街道敬老院和葵涌街道高源社區安全生產的檢查和指導工作,全年未出現安全事故。做好紫金縣古竹鎮蓼坑村“雙到”扶貧開發工作,落實幫扶資金70萬元,發展集體經濟項目4個,扶貧工作取得較好成效。積極做好計劃生育、反恐、禁毒、就業、普法、政務公開、統計、檔案管理等工作。開展并參與多種多樣的文娛活動,增強干部職工的凝聚力。
2010年是實現“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過去的五年,我區民政事業快速發展。一是社會工作職業化、專業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2008年啟動試點以來,已投入資金近2100萬元,在民政、教育等11個領域設立社工崗位154個,啟動了7個社工服務項目試點,培育了5家社工服務機構,社工服務成效初步顯現。二是社會福利惠及面逐步擴大。堅持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并舉,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4287萬元,使越來越多的老人享受到政府購買的居家養老服務。新建成龍崗街道敬老院,并啟動“公辦民營”體制改革試點。三是社會組織快速發展。通過財政補貼、購買服務等形式促進了社會組織的發展,目前全區共有社會組織591家,社會組織在勞動就業、為老服務、殘疾人康復服務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四是雙擁和優撫安置工作邁出新步伐。妥善安置轉業干部、復員、退伍軍人和隨軍家屬1244人,支持國防建設資金、給駐市、區軍警部隊贈送慰問金(含慰問品折款)1.9億元。多措并舉解決涉軍人員困難和問題,做好涉軍人員的穩定工作。五是困難群眾得到有效救助。發放低保金和臨時救濟金5720萬元,實現了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救助流浪求助人員15261名。六是社會事務管理規范有序。依法辦理婚姻登記29604對。已投入6320萬元加強公益性墓園生態化改造和設施完善工作,死亡火化率保持100%;加強清明節、重陽節群眾祭祀活動的應急管理工作。積極化解界線糾紛矛盾,加強邊界線管理工作。七是慈善事業發展開創新局面。成立了龍崗區慈善會,先后開展了“5.12”抗震救災、抗雪救災、臺灣風災等14次大型慈善捐贈活動,募集善款3.3億多元,各類物資一大批。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和上級民政部門精心指導的結果,是區、街道、社區民政工作人員真抓實干、團結拼搏、艱辛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民政局,對過去五年付出辛勤勞動的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志們,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區民政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社會工作的統籌協調機制有待健全,多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局面還沒形成;社會工作發展資金來源渠道還比較單一。二是社會福利設施建設還比較滯后,福利機構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還不夠完善,服務供給面還比較窄,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社會救助工作面臨一些新情況,因交通、工傷、刑事案件造成的意外傷害或因重大疾病造成的臨時性生活困難的求助人員日益增多。四是如何更好發揮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擴大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的作用,還需進一步探索研究。